top of page



入境處聯同內地執法機關瓦解跨境假結婚犯罪集團
入境事務處(入境處)與廣東內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於十一月十七日展開一個代號「閃刺2025」的聯合行動,成功瓦解一個跨境假結婚犯罪集團。行動中,入境處調查行動組人員搜查兩個住宅單位,共拘捕了兩名香港居民,包括一男一女,年齡為43歲及57歲。被捕人士相信為該集團的主腦及骨幹成員。此外,內地執法部門於廣東先後拘捕兩名集團骨幹成員及八名涉嫌假結婚的內地居民。 於二○二三至二○二四年間,入境處與內地執法部門調查人員發現多宗犯案手法相近的懷疑假結婚個案,經深入分析及調查後,鎖定一個由被捕人士為首的跨境假結婚犯罪集團。該犯罪集團透過網上買賣平台及即時通訊軟件招攬及安排香港居民與非本地居民進行假結婚而謀利。此外,犯罪集團為了招攬更多人士參與假結婚,會透過「佣金制」的方式去利誘已經參與假結婚的涉案人士,以協助集團招攬更多人士參與假結婚。每當成功安排一名人士進行假結婚後便可以賺取佣金,以鼓勵他們招攬更多人士參與非法勾當。 入境處相信,該犯罪集團於二○二三至二○二四年間共安排超過60宗假結婚,涉案金額超過港幣750萬元。連同今日行動中被捕的兩名香港居民,入
8小时前讀畢需時 2 分鐘


內地領先數字支付解決方案供應商在香港設立海外業務總部
內地領先數字支付解決方案供應商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連連數字)今日(十一月十八日)在香港設立海外業務總部,善用香港作為中國內地與國際之間「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重要角色,借港「出海」。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於開幕禮上致辭,並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投資署署長劉凱旋和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主任任景信主持開幕禮。 黃偉綸表示:「政府和監管機構一直與企業攜手合作,盡力協助他們成功拓展香港、區內以至全球業務。我們為企業提供頂尖的硬件和軟件,有利金融科技企業充分善用這些資源,成功開拓各式各樣的產品及服務。」 他續說:「目前香港約有1 200間金融科技公司,較去年增長10%。香港金融管理局於本月初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公布『金融科技2030』策略,旨在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我們的目標是提供一個友善的營商生態環境,以支持金融科技及其他行業企業的成長與發展。」 劉凱旋於開幕禮後參與討論環節。她表示:「香港一直是內地企業開往世界的母港,我們會繼續發揮帶領內地企業走向國際的導航角色,透過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平台,為連連數字及其他
8小时前讀畢需時 2 分鐘


香港海關搗破三個懷疑私煙銷售點
香港海關今日(十一月十九日)採取反私煙執法行動,搗破三個懷疑私煙銷售點,包括兩個位於葵芳及荃灣的報攤及一個位於荃灣的士多,檢獲共約三千八百支懷疑私煙,估計市值約一萬七千元,應課稅值約一萬三千元,並拘捕三人。 根據新修訂的《應課稅品條例》(《條例》),任何售價低於煙草稅的香煙必須證明已課稅,否則將被推定為未完稅香煙。在新修訂的《條例》生效後,海關亦加強執法,打擊私煙銷售點,並密切留意市場情況,在全港各區巡查。 而海關近日發現仍有部分香煙銷售點以低於煙草稅的價格出售香煙,遂於今日採取執法行動,在上述的報攤和士多檢獲共約三千八百支懷疑私煙,拘捕兩名女子和一名男子,包括兩名店主及一名售貨員,年齡介乎五十二至六十五歲。 海關呼籲各零售商切勿售賣來歷不明的香煙,對來貨價低於煙草稅的香煙,必須提高警覺,以避免刑事責任。 海關提醒零售商和市民,根據《條例》,任何人若處理、管有、售賣或購買私煙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二百萬元及監禁七年。
8小时前讀畢需時 1 分鐘


衞生署推分級分流機制 加快中成藥註冊助拓國際市場
衞生署今日(十一月二十日))宣布,將於明年(二○二六年)一月一日起試行「分級分流審評審批中成藥註冊申請的安排」(分級分流機制)。除現有處理辦法外,將新增「創新藥」及「指定優先產品」兩個級別,並訂明目標處理時間。新安排旨在加快處理新增級別註冊申請,協助申請者更有效規劃業務及資源,並配合香港發展成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的政策。 衞生署助理署長(中醫藥)方浩澄醫生說:「本港和中國內地的企業,只需持有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管委會)轄下中藥組發出的 中成藥批發商或製造商牌照 ,即可透過分級分流機制,選定合適中成藥產品加快進入香港市場。衞生署將於120個工作天內完成「創新藥」級別的審批,並提交中藥組轄下的中藥管理小組(小組)審批。此外,申請人每年最多可挑選兩款產品為「指定優先產品」,衞生署會在150個工作天內完成審評並提交小組審批。相較目前一般申請需時超過250個工作天完成審評,新機制可大幅提速,有助業界挑選產品率先測試市場反應,確立產品的定位,並以香港作為跳板,開拓國際市場。」 有關上述各級別的定義、其目標處理時間及審批階段補交文件要求等詳情,申請人
8小时前讀畢需時 2 分鐘


香港海關於「雙十一」購物節期間打擊跨境轉運及供應本地冒牌和侵權貨物活動
香港海關於十月二十日至十一月十四日一連三星期採取代號「雙節棍」的執法行動,重點打擊「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跨境轉運及供應本地冒牌和侵權貨物活動。行動中,海關偵破二十九宗相關案件,檢獲共約十二萬件懷疑冒牌貨物,估計市值共約六千五百萬元。 「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購物需求殷切,海關發現有大量冒牌和侵權商品經香港轉口至外地。經風險評估和深入調查,海關人員在上述日子鎖定位於葵涌、青衣、元朗、荃灣和機場的物流公司進行突擊搜查,並偵破二十九宗案件,檢獲共約十二萬件懷疑冒牌貨物,包括手表、鞋、衣服、電子產品和眼鏡,估計市值共約六千五百萬元。 上述案件仍在調查中。 海關呼籲消費者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店鋪或網站,如有懷疑,應先向有關商標或版權持有人或其代理商查詢,以免購入冒牌或侵權物品。 海關提醒物流業界遵守《商品說明條例》的規定,在處理貨物時如有懷疑,應先向有關商標持有人或其代理商查詢。海關亦提醒在店鋪或網上售賣物品的人士切勿出售冒牌或侵權物品,於採購物品時亦應小心謹慎,因售賣冒牌或侵權物品屬嚴重罪行,須負上刑責。 海關會繼續加強巡查,並透過情
8小时前讀畢需時 2 分鐘


金錢服務經營者違反客戶盡職審查、備存紀錄規定及提供虛假或具誤導性的文件被判有紀錄以來最高罰款
一間持有金錢服務經營者牌照的公司因未能遵守《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條例》)所訂明的客戶盡職審查及備存紀錄的規定,以及向海關人員提供虛假或具誤導性的文件,於十一月四日在東區裁判法院被判罪成,罰款共三十二萬八千元,為同類案件中有紀錄以來最高。 海關人員去年三月在一次合規視察中,發現該公司於二○二二年二月至七月期間進行的匯款交易有嚴重缺失,包括沒有識別及核實實益擁有人身分、没有記錄收款人資料、没有對相關匯款人進行持續監察業務關係,以及在調查期間向海關人員提供虛假或具誤導性的文件。 海關對判決表示歡迎,認為罰款具相當的阻嚇力,對違法持牌金錢服務經營者作出清晰明確的警示。 海關提醒各持牌金錢服務經營者必須遵守《條例》所訂明的客户盡職審查及備存紀錄的規定。違反規定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一百萬元及監禁七年。此外,在進行合規視察時,任何持牌金錢服務經營者如交出虛假或誤導性的記錄、文件或答案以充作符合要求,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一百萬元及監禁兩年。 市民可致電海關二十四小時熱線180 8282或透過舉報罪案專用
8小时前讀畢需時 1 分鐘


《2025年銀行業(修訂)條例》十一月三日生效
政府今日(九月五日)於憲報刊登《〈2025年銀行業(修訂)條例〉(生效日期)公告》,指定十一月三日為《2025年銀行業(修訂)條例》(2025年第23號)(《條例》) 開始實施的日期。 《條例》已於六月十三日刊憲。《條例》引入自願機制,讓銀行在發現懷疑受禁行為(即洗錢、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或大規模毀滅武器擴散資金籌集)時,能透過香港金融管理局指定的安全平台,與其他銀行及相關執法機構以電子方式迅速和安全地分享相關企業及個人帳戶的資料,並為銀行就相關的資料披露提供法律保障。機制讓銀行及相關執法機構可及早行動,阻截非法資金,並加快收集情報的速度。 政府發言人表示:「隨着《條例》生效,新機制將適時實施。而這項重要舉措將可以更好保障市民免受詐騙及相關洗錢活動的影響。」 政府下星期三(九月十日)會將公告提交立法會,以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 完 2025年9月5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1時00分
11月3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廉署起訴非法銷售電子煙集團主腦及物流職員共八人涉貪運送電子煙產品
廉政公署早前採取「蒼鷺」執法行動,揭發有非法銷售電子煙集團,涉嫌以貪污賄賂手段,運送電子煙產品予客戶,經深入調查並徵詢法律意見後,今日(10月13日)落案起訴集團主腦及物流公司職員共八人,涉案賄款共約37萬元。 其中三名被告為張維艇,41歲,電子煙網店經營者,其妻陳美君,38歲;以及蘇永成,37歲,該網店的倉務員。 另外五名被告為順豐速運(香港)有限公司(順豐)職員,即順豐站主管蔡俊斌、順豐站助理蘇美欣及鍾爍瑩,以及收派員吳國漢及黃榮華,年齡介乎27歲至56歲。 張維艇與該五名順豐職員被控兩項串謀使代理人接受利益罪名,違反《防止賄賂條例》第9(1)(a)條及《刑事罪行條例》第159A條。 張維艇、陳美君及蘇永成另被控兩項罪名,即一項串謀售賣另類吸煙產品,違反《吸煙(公眾衞生)條例》第15DA(1)(c)條及《刑事罪行條例》第159A條,以及一項串謀銷售毒藥表第1部所列毒藥,違反《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第21條及33(1)條及《刑事罪行條例》第159A條。 各被告獲廉署准予保釋,案件明天(10月14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訊,控方稍後會申請將案件轉介區域法
10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廉署貪污調查揭警長涉嫌招攬傀儡保險代理及投保人詐騙佣金300萬元起訴六人
廉政公署調查貪污時揭發一名警長與一名保險代理涉嫌招攬家人、友人及警隊同袍充當傀儡保險代理及投保人,以虛假資料作出20項投保申請,詐騙兩間保險公司發放佣金、花紅及津貼等款項合共約300萬元。六名涉案人士星期一(10月6日)被廉署落案起訴。...
10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廉署起訴前銀行職員及中介涉貪助客開戶
廉政公署昨日(10月2日)落案起訴一名前銀行職員及一名中介,控告二人涉嫌串謀收受賄款逾13,000人民幣,折合約15,000港元,以協助該中介的客戶開立銀行戶口。該銀行職員又涉嫌以相類貪污手法行賄一名同事,但遭對方拒絕。...
10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