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參與全球監管工作以遏制非認可金融網紅的活動
- Prudent Advisory Service
- 6月9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正聯同全球各地的監管機構,攜手遏制違法金融網紅的活動。這些金融網紅非法兜售金融產品或服務,致令數以百萬計的社交媒體用戶面臨風險(註1)。
證監會和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國際證監會組織)的其他成員明白到,違法的金融網紅活動往往是無分國界的全球性現象,國際合作對於處理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因此,在2025年6月2日的一周內,有關監管機構共同參與了“全球打擊違法金融網紅行動周”(Global Week of Action Against Unlawful Finfluencers)(註2及3)。
在這項舉措中,多家監管機構運用監管和執法權力來打擊金融網紅的非法活動,並進行教育計劃及提高消費者意識活動,藉以提醒投資者注意在接觸金融網紅具誤導性的內容後作出投資的風險。
證監會行政總裁兼國際證監會組織亞太區委員會(Asia-Pacific Regional Committee)主席梁鳳儀女士表示:“鑑於違法的金融網紅日漸增多並在社交媒體上吸引大量追隨者,證監會全力支持國際間採取多管齊下的協調方針以應對這一現象。證監會透過監察工作、執法行動及投資者教育等途徑來維護市場廉潔穩健和保護廣大投資者,有關工作的成效將會因為監管同業之間的合作而大為提高。”
她續指:“作為本會教育工作的一環,我們必須強調個人責任的重要性。投資者應成為自己的第一道防線,在有意作出任何投資之前,核實金融網紅的監管狀況和可信性,審慎評估他們分享的投資觀點,並徹底查證資訊的真偽。”
證監會的監管行動
在監管方面,證監會於2025年4月展開主題視察,目的是要評估券商在聘用金融網紅和數碼平台宣傳金融產品及服務時,有否遵守適用的監管規定。視察的範圍涵蓋審閱特定券商對金融網紅和數碼平台進行的盡職審查,乃至評估它們在這方面的監察,以確保有關金融網紅和平台不涉及任何無牌活動或不正當行為。
作為其監管工作的一部分,證監會計劃向持牌法團發出指引,概述它們在聘用金融網紅和數碼平台作宣傳時應達到的標準。
證監會的執法行動
證監會對金融網紅的違法活動採取了一系列廣泛的執法行動,包括暫時吊銷一名金融網紅的牌照,而該人早前被裁定在其牌照範圍外透過聊天群組提供投資意見的刑事罪名成立;證監會亦對另一名涉嫌無牌進行受規管活動的金融網紅展開了刑事檢控程序(註4)。
證監會積極進行監管工作,包括曾力促某海外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終止與金融網紅的聯營安排,從而阻止該平台針對香港公眾作宣傳,並與社交媒體平台進行溝通,以刪除冒認公眾人物及宣傳非認可投資產品的社交媒體帖文和帳戶。證監會亦透過搜查行動,中止了由違法金融網紅舉辦的一項活動,並於該行動期間及之後向這些金融網紅發出終止及停止函。
投資者教育
證監會一直透過其行之有效的系統 —— 無牌公司及可疑網站名單,提醒公眾提防那些在社交媒體上冒認或冒充金融網紅的騙徒,並鼓勵公眾善用國際證監會組織發布的最新版全球警示系統 —— 國際證券及商品警示清單(International Securities & Commodities Alerts Network,簡稱I-SCAN)(註5及6)。
為繼續推進“咪做水魚”反詐騙宣傳活動,證監會藉著其反詐騙Instagram專頁上的原創音樂短片和多則帖文,以及大眾媒體廣告,為業界和廣大投資者而設的研討會及社區外展活動等渠道,提醒公眾注意金融網紅相關陷阱及其他常見投資詐騙手法(註7)。
2025年5月至6月期間,證監會透過大眾媒體廣告及專題電視節目,進一步加緊宣揚這些防騙訊息。未來數月,證監會將展開更多具針對性的傳訊工作,務求提升廣大投資者的反詐騙意識和抵禦能力。
完
備註:
1. 金融網紅是指那些利用社交媒體平台推廣金融產品並與追隨者分享投資見解及建議的網絡紅人。雖然許多金融網紅都是合法行事且沒有觸犯任何法律,但有些人可能在未獲認可的情況下,通過網上短片及帖文非法兜售金融產品或服務,並且在過程中以很大機會是偽裝的奢華生活作為招徠,藉以塑造成功的形象。這些人士可能未獲證監會發牌,因此不得向香港投資者提供有關證券及期貨合約的建議。
2. 國際證監會組織是一個由證券監管機構組成的國際組織,負責制訂及推動各成員遵從國際公認的證券監管標準。其成員來自130多個司法管轄區,監管著全球95%以上的證券市場。
3. 參與“全球打擊違法金融網紅行動周”的其他國際證監會組織成員包括:
加拿大阿爾伯達省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Alberta Securities Commission)
加拿大魁北克省金融市場管理局(Autorité des marchés financiers)
澳大利亞證券及投資事務監察委員會(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British Columbia Securities Commission)
意大利全國證券交易所監察委員會(Commissione Nazionale per le Società e la Borsa)
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加拿大安大略省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Ontario Securities Commission)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證券商品委員會(Securities and Commodities Authority)
4. 請參閱證監會於2024年6月20日就有關定罪發出的新聞稿,證監會於2025年3月20日就所作紀律處分發出的新聞稿,及證監會於2025年5月8日就提起刑事法律程序發出的新聞稿。
5. 請查閱證監會的無牌公司及可疑網站名單以了解更多資料。
6. 請查閱國際證監會組織發布的I-SCAN(只備有英文版)。
7. 請參閱證監會於2024年12月13日就推出有關宣傳活動發出的新聞稿。
留言